首页 - 新闻中心 - 行业新闻

移动互联时代的广告投放:理清三对关系,方能循变起舞

编辑:admin 时间:2019-06-04 来源:公共关系网 作者:丁俊杰

 毋庸置疑,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广告行业的革命性改变,不仅广告的本质和操作内涵被重新定义了,而且引起了媒介接触及消费行为的改变。在广告运作过程中,广告投放的变革可以算是发展最快、变化最大的部分之一。衡量广告投放是否得当,最重要的标准是它是否有效影响你的目标消费群。这涉及到两个关键点:其一,针对性,即媒介选择对不对。广告是否覆盖目标消费群的媒介接触习惯和生活轨迹;其二,有效性,即媒体运用对不对。广告内容是否能让消费者醒目注意、正确理解,继而引发行动。如何循变起舞,将“钱花在刀刃上”,将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到现实层面,对下述三对关系的理解,尤为必要。

 被动观看与主动接受的关系

 被动观看体现在信息的接受场景,主动接受则有赖于内容的设计和创意的表现。被动的信息接受让你不得不看,但是,如何能够愉悦的看完,并且对广告内容有共鸣,最大程度的接受广告的信息,则是广告创意的责任了,也是当下广告投放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,尤其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媒体——手机。以电视为例,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电视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的收视率不一样,在有了智能手机之后,二者的差距被再度放大。传统广告投放的逻辑是强迫受众观看,而今,应该转化为以被动为切入点,加之改进广告的创意,让观众主动去观看广告,减少观众的流失。

 举一个优秀的案例,2015年农夫山泉在优酷上投放的贴片广告,观众可以在五秒钟之后选择关闭或者继续观看广告。这样的广告投放形式取得了不错的反响。有观众甚至表示,“我都忘记了原先想看的视频,我沉浸的欣赏这片段中。”在楼宇电视播放时,我也见过不止一个人,专心的沉浸于广告视频中,他甚至会感慨电梯为什么会来的这么快,因为广告还没有看完。如何将无聊经济学的强迫和被动,与良好的广告内容体验相结合,这将是实现广告价值的最大化的需要处理的关系之一。

 大众传播与精准投放的关系

 百多年前,美国百货公司之父约翰·华纳梅克就说过,“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被浪费了,但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。”移动互联时代的数据收集、挖掘和处理,使得大众传播形式的广告,有了精准的可能。通常精准定向,核心目的都在于“在合适的时间,合适的地点,找到合适的人,给他看合适的广告”。实现精准投放,首先是需要用户资料的精准,以此为基础实现与投放环境和投放需求的匹配,所以无论什么精准,通常都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解决问题。精准之争,本身就是数据之争。

 在这样的逻辑下,媒体覆盖只是一个参数标准,更重要的覆盖人群的结构,“人”是中国最为普遍的资源,家庭是中国最为传统的消费结构。基于地理位置,如何“分众”,从人口地理因素的受众覆盖面,到生活轨迹的覆盖时间,将庞大的大众传播数值,与精确的人群与数据的受众整合方式相结合,将会是广告投放需要处理的另一对重要关系。分众传媒走在了前列,它与百度云数据合作,比如客户是母婴客户,分众可以调出哪些个楼里搜母婴的住户多,进而再匹配相应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频次,实现大众传播与精准投放的有机结合。

 高地传播与终端提醒的关系

 广告效果的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众接受广告信息的时间,与采取购买的决定之间有着一定的时间差,比如你想买一种食用油,看了好几个相关的广告,有了初步的购买决定,因为在电梯里看见相关的促销信息或其他品牌信息,你会果断的更换了你想买的食用油品牌,而选择了另一个品牌。

 根据CTR媒介智讯广告监测数据库的相关数据,广告投放中的“高地传播”与“终端提醒”正在齐头并进。

 一方面,“高地”逐渐显现。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的马太效应显著,以电视媒体为例,电视媒介广告刊例下降4.6%,而湖南卫视的增幅却达到30.7%,韩束10亿冠名《天天向上》,蒙牛8亿冠名《全员加速中》,VIVO花费7亿冠名《快乐大本营》,品牌需要如人际传播一般的互联网传播,也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高地传播。

 另一方面,终端提醒也愈发重要。终端,形象的说法是“最后一米的距离”,即基于地理位置、时间和场景,利用电子优惠券、特卖信息等提示性广告和促销性广告来实现线下与线上的链接。在2015年全年广告市场以2.9%的跌幅收官的大局势下,影院视频广告增长63.8%,互联网广告增长22%,楼宇视频增长17.1%,可以预见的是,终端提醒的广告形式,在未来依然是广告投放的热点。


版权声明:

1、为尊重原创,本站文章(尤指标注《桐乡公关》原创文章)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和作者!

2、凡本站标注“来源:XXX(非桐乡公关网)”的作品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负责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其他媒体如需转载,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,获取授权,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。

3、部分图片标注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请告知,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。

4、如需向桐乡公关网投稿,请发送稿件至:txgongguanxiehui@163.com